氟吡菌酰胺
一、作用机理
氟吡菌酰胺(Fluopyram)属于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(SDHI)类杀菌剂,其作用机理为:
1. 抑制线粒体呼吸作用:通过阻断真菌细胞线粒体内琥珀酸脱氢酶(SDH)的活性,干扰三羧酸循环(TCA循环),导致细胞能量代谢中断,最终使真菌死亡。
2. 广谱抗性:对多种病原真菌具有系统性保护作用,兼具预防和治疗功能。
二、防治对象
氟吡菌酰胺主要用于防治以下真菌病害:
· 水稻病害:纹枯病、稻瘟病、稻曲病。
· 小麦病害:白粉病、赤霉病、纹枯病。
· 玉米病害:大斑病、茎腐病。
· 蔬菜病害:霜霉病、疫病(如番茄晚疫病、马铃薯晚疫病)、白粉病、炭疽病。
· 经济作物:大豆锈病、花生叶斑病、柑橘炭疽病等。
三、使用注意事项
1. 安全防护
· 施药时穿戴口罩、手套、长袖衣物和护目镜,避免皮肤和吸入药剂。
· 禁止在高温时段(正午)或大风天气作业,防止药剂挥发或飘散。
2. 环境安全
· 药剂不得污染水源、池塘或饮用水源。
· 施药后彻底清洗喷雾设备,避免残留药液污染环境。
3. 作物安全性
· 敏感作物:避免在幼苗期使用,某些豆科(如大豆)、瓜类(如西瓜)可能对药剂敏感,需严格参照标签说明。
· 轮作间隔:避免在敏感作物(如某些谷物)上连续使用,防止土壤残留影响后续作物。
4. 施药技术
· 最佳时期:
· 预防:病害发生前或初期(如水稻纹枯病在插秧后早期)。
· 治疗:病害初发期,确保药剂能有效接触病原菌。
· 用药量:根据作物种类、病害严重程度及生长阶段调整剂量,避免超量使用导致抗性或药害。
· 混配使用:可与霜霉威、嘧霉胺等杀菌剂复配,扩大防效并延缓抗性。
5. 药后管理
· 施药后7天内避免采摘食用周围蔬菜或水果。
· 如误触皮肤,立即用清水冲洗;若误食,需立即就医。
四、优势特点
· 广谱高效: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效,尤其对传统药剂抗性病害(如抗性稻瘟病菌)有良好防控效果。
· 持效期长:具有较好的内吸传导性,能持续保护作物。
· 低毒环保:对非靶标生物毒性较低,符合绿色农业发展需求。
· 速效性与缓释性结合:初期控制病情,后期持续抑制病原菌再生。
五、注意事项补充
· 抗性管理:避免长期单一使用,需与其他作用机制的杀菌剂交替使用。
· 气候影响:高温或强光可能加速药剂分解,需注意施药后的天气条件。
· 储存条件:密封保存于阴凉干燥处,避免儿童接触。
提示:具体使用方法和剂量请以产品标签为准,并遵循当地农业技术部门的指导,科学合理用药。
![]() |
利民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Limin Group Co., Ltd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