氟铃脲
氟铃脲,属苯甲酰脲杀虫剂,是一种溶于丙酮、二氯甲烷,化学性质稳定的化学品。是几丁质合成抑制剂,具有很高的杀虫和杀卵活性,而且速效,尤其防治棉铃虫。主要用于棉花、马铃薯及果树防治多种鞘翅目、双翅目、同翅目昆虫。例如防治枣树、苹果、梨等果树的金纹细蛾、桃潜蛾、卷叶蛾、刺蛾、桃蛀螟等多种害虫,防治柑橘潜叶蛾。
中文名:氟铃脲
外文名:Hexaflumuron
别 名:盖虫散、六伏隆
化学式:C16H8Cl2F6N2O3
分子量:461.15
CAS登录号:86479-06-3
熔 点(ºC):197~199
水溶性:溶于丙酮、二氯甲烷。化学性质稳定。
密 度:1.68(水=1)
外 观:白色结晶
UN危险货物编号:UN 3077 9/PG 3
分子式:C16H8Cl2F6N2O3
毒 性:低毒,大鼠急性经口LDso>5 000mg/k9,大鼠急 性经皮LD50>5 000mg
化学名称:N-[3,5一二氯一4一(1,1,2,2一四氟乙氧基)苯基]一3-(2,6-_氟苯酰基)脲。
理化性质
无色固体,熔点202℃~205℃。溶解度:水0.027mg/L (18℃),甲醇11. 3g/L(20℃),二甲苯5.2g/L(20℃)。 35天内(pH9)60%发生水解。
物化性质
【熔点(℃)】202~205
【蒸气压(Pa)】0.059mPa(25℃)
【性状】无色(或白色)固体。
【溶解情况】溶解性(20℃):水中0.027毫克/升(18℃),甲醇中11.9毫克/升,二甲苯中5.2克/升。
毒学数据
鼠急性经口 LD50>5000mg/kg,小鼠 LD50>2000mg/kg;大鼠急性经皮LD50>2000mg/kg(>5000mg/kg);大鼠急性吸入 LC50>2.5mg/L (4h)。大鼠2年喂养无作用剂量为每天75mg/kg,狗1年喂养无作用剂量为每天0.5mg/kg。皮肤致敏试验阴性。动物试验未见致畸、致突变作用。虹鳟鱼LC50>32×10-9(96h)。蜜蜂经口LD50为0.1mg/只;对家蚕、鱼类毒性大。 [1]
氟铃脲的药害问题
1、药害为产生白点,白化斑,不可恢复,但感觉过段时间(半月的样子),药害会很不明显了,主要表现在十字花科蔬菜上,十字花科蔬菜本来就很敏感,尤其是苗期,用药量建议小些。
2、氟铃脲在棉花上相对安全,水稻上没有问题,棉花上用量控制在15毫升一桶水。高温时要注意剂量,在棉花上也容易产生药害,特别是六七月温度高,阳光大,尽量少用或不用,稀释倍数低于1000倍(5%),在棉花上用多了也会产生药害,特别是跟辛硫磷在一起混配。
3、这种药害主要是药剂本身的性能所决定的,但和剂型类型及稀释倍数也有一定的相关,好的剂型品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药害的发生。药好,可是不可控的因素太多,这也许就是此药一直没有被大面积的认可和推广的主要原因。
主要用途及应用
主要用途
是新型酰基脲类杀虫剂,除具有其他酰基脲类杀虫特点外,杀虫谱较广,特别对棉铃虫属的害虫有特效,对舞毒蛾、天幕毛虫、冷杉毒蛾、甜莱夜蛾、谷实夜蛾等夜蛾科害虫效果良好,对螨无效。击倒力强,杀虫效果比其他酰基脲要迅速,具有较高的接触杀卵活性,可单用也可混用。施药时期要求不严格,可以防治对有机磷及拟除虫菊酯已产生抗性的害虫。是苯甲酰脲类昆虫生长调节剂,通过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而杀死害虫。具有杀虫活性高、杀虫谱较广、击倒力强、速效等特点。其作用机制是抑制壳多糖形成,阻碍害虫正常蜕皮和变态,还能抑制害虫进食速度。可防治棉花、果树上的鞘翅目、双翅目、鳞翅目、同翅目害虫,兼有杀卵活性。尤其对棉铃虫等害虫效果很好,对螨无效。用于防治棉铃虫、红铃虫在卵孵盛期,幼虫蛀入蕾、铃之前,用5%乳油1500~2000倍液喷雾。 [2]
适用作物
氟铃脲主螟用于防治鳞翅目害虫,如菜青虫、小菜蛾、甜菜夜蛾、甘蓝仪蛾、烟肯虫、棉铃虫、金纹细蛾、潜叶蛾、卷叶蛾、造桥虫、利E蛀螟、刺蛾类、毛虫类等。
防治对象
可使用二棉花、番茄、辣椒、十字花科蔬菜、苹果、桃、柑橘等多种植物。
使用方法
1、防治枣树、苹果、梨等果树的金纹细蛾、桃潜蛾、卷叶蛾、刺蛾、桃蛀螟等多种害虫,可在卵孵化盛期或低龄幼虫期用1000~2000倍5%乳油喷洒,药效可维持20天以上。
2、防治柑橘潜叶蛾,可在卵孵化盛期用1000倍5%乳油喷雾。
注意事项
①对食叶害虫应在低龄幼虫期施药。钻蛀性害虫应在产卵盛期、卵孵化盛期施药。该药剂无内吸性和渗透性,喷药要均匀、周密。
②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。但可与其他杀虫剂混合使用,其防治效果更好。
③对鱼类、家蚕毒性大,要特别小心。
![]() |
利民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Limin Group Co., Ltd. |